「冀时评论」十三艺节:为人民抒怀打造“永不落
创新传播方式,促进文旅融合。十三艺节利用“互联网+”模式,建设“云剧场”,举办“云展览”。部分精品剧目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呈现,形成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参与面,凝聚提升大众对艺术节的关注度。将“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”的宗旨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为人民抒写、为人民抒情、为人民抒怀。期待着,民族歌剧《雁翎队》和话剧《塞罕长歌》载誉归来,让新时代的河北故事温暖更多的人;期待着,有更多把握时代脉动、紧贴人民需求的作品继续书写荣光,成为时代前行的力量。文艺实践的繁花似锦,必然植根于时代的沃土,为人民抒怀的艺术盛会永远不会落幕。
艺术为民,文化共享。连日来,音乐、歌剧、戏剧、戏曲、舞蹈、音乐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节目精彩上演,来自全国各地文艺院团的艺术家轮番登台,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集中呈现了我国群众文艺繁荣发展的最新成果。同时,一系列艺术惠民活动和特色文旅活动相继开展,这一场绵延半个多月的艺术大餐让广大群众直呼过瘾,文化惠民的氛围直接拉满。
秋风送爽,满庭芬芳。今晚,让无数观众乐享其中的“饕餮盛宴”--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将在雄安新区高铁站西广场落下帷幕。
【来源:河北广播电视台】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 邮箱地址:
作为我国规模最高、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文化艺术盛会,十三艺节首次由文化和旅游部与京津冀三地联合举办,是艺术节举办形式的一次有益尝试,是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。三地协同办节,必将进一步推动京津冀文化和旅游一体化向纵深发展。
相聚美丽河北,共享艺术精彩。十三艺节期间,第十七届文华奖评奖中音乐舞蹈杂技类、话剧儿童剧类两大类作品,以及文华单项奖评比中的部分剧目在河北省集中展演。这既为河北观众提供一个共襄艺术精品,感受文化滋养的契机,更让河北元素在活动中大放光彩。由河北省创排的民族歌剧《雁翎队》、话剧《塞罕长歌》双双进入“文华大奖”终评。民族歌剧《雁翎队》再现“淀上神兵”传奇,唱响新时代的白洋淀赞歌;话剧《塞罕长歌》展现了塞罕坝三代务林人将“荒原变林海”的人间奇迹。这两部作品代表了河北省近年舞台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。石家庄、唐山、保定、邯郸、廊坊、衡水、雄安7个城市开展剧目演出的同时,还推出了一系列文旅活动,让大家在节日的氛围中,重温红色历史,激荡时代精神。感受非遗传承魅力,领悟燕赵文化精髓。
冀时评论员 向北
文章来源:《艺术评论》 网址: http://www.yspl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924/471.html